以不变应世界巨变
人工智能崛起带来产业变化、国家间意识形态冲突、国际供应链重组、以及多国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等诸多因素叠加,让世界进入高度不确定时期,浮躁的情绪、二战后遗留的领土和情绪问题、与现实利益交织在一起,2025年下半年,或许将迎来一场“世界巨变”;
在人类有记载的几千年历史中、有限的土地被反复瓜分,对土地、资源、财富的争夺从未停止。无论是贸易战、货币战,还是军事冲突、透过人类互相争夺的物质对象看,本质上都是利益之争。利益,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追求目标;
没有人能预测在巨变中下一个瞬间会发生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在巨变之下,人类衣食住行不会停、吃喝拉撒不会停。只要生活要继续,人类日常消费就是巨变中的不变、人类不断寻找利益是巨变中的不变;
即使在战争中也是如此,从一战到二战、敌对国双方之间贸易没有中断过,今天的俄乌战争下,俄乌两国民间依然存在贸易。在需求和利益驱使下、战争可能只会影响贸易路径、却难以阻断贸易带来的利益流动,任何国际冲突都无法阻止利益流动,在利益驱使下,有钱赚的事就会有人做,更何况合法的国际贸易!
国际巨变会打破原有格局、会重构对应关系、就如同土地改革、打破以往的土地市场垄断,在重组的新生市场中、人人都有机会参与、人人都有可能在市场重构中获得财富!
2024年,中国出口总额25.45万亿人民币、约3.6万亿美元(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官网),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一半以上,这类产品附加值低、受关税影响最大,将被加速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各国去生产;
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都是依赖人力或单机加工,或通过多个小工厂协作生产组装而成,虽然这些生产加工设备大都原理简单,但组装这些设备所需部件涉及的产业链很长。而承接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转移的国家,大都是非工业化国家,他们虽然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却缺乏设备制造能力与产能,更无法在短期内建立完善的产业配套,许多设备部件只能依赖中国进口,才能完成整机组装。即使有些国家能生产部分加工设备、比起中国制造的设备来说、还是相对落后的,以折弯机为例,中国制造的折弯机相比印度不仅更先进,价格也更具优势,拥有绝对的产能与性价比竞争力。
随着数万亿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从中国转移出去,全球会产生多少加工设备、以及配套设备的国际需求!这绝对是中国设备出口的巨大机会,中国制造的设备最适合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初期使用,那些发达国家也缺少加工工业化初期生产设备的资源和产业配套,总之,这些设备要依赖中国生产加工,市场需求应该是数万亿规模,与其对应的配件和售后服务也会不断增长,这将源源不断地提升中国出口质量和规模;
归根到底,利益的流向是人类活动的路径,无论世界如何巨变,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人类追求利益的脚步。即使是险象环生的战争,也不会影响国际贸易继续进行、不同的是,国际贸易可能改变了路径,有了新的市场!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开始举行
2025-07-29 来源: 人民网
人民网斯德哥尔摩7月28日电。当地时间7月28日,中美两国经贸团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
这是继瑞士日内瓦经贸会谈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英国伦敦经贸会谈确立伦敦框架后,中美双方再次就经贸问题举行面对面磋商,旨在将两国元首重要共识转化为具体政策和行动、落实日内瓦经贸会谈共识和伦敦框架,推动中美经贸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23日表示,中美双方将按照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继续就彼此关心的经贸问题开展磋商。
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稳定不仅关乎两国人民福祉,也对全球经济复苏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国际社会普遍期待,此次会谈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向着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经贸分歧的正确方向持续迈进,为世界经济增添稳定性和确定性。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近日表示,“(中美)两国在瑞典举行会谈以尝试达成协议,这是一项积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