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是实现人工智能工业化的重中之重。因为人类社会环境的物理构造本身就是以人为本而设计的,所以,人形机器人是唯一能替代人类劳动的、将人类从繁重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智能设备。
人形机器人是智能robot,本质上是具备智能的机器设备,具备两大特征:第一是类似人类的智力,第二、作为机器设备的机械属性,因此,人形机器人的开发就不得不从“智力”和“机械”两方面入手;
像其他智能设备一样、人形机器人的智力来源于数据概率整合,数据源就是开发人形机器人智力的“原材料”,因此,采集到海量不同状态、不同维度的数据是开发人形机器人智力的前提。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专业数据支撑,就无法开发人形机器人活动的行为和动作,因此,数据采集是开发人形机器人智力的关键;
人形机器人的机械部分包括机械结构和电气系统。机械机构以人体结构为蓝本进行开发,人体有206块骨骼和大约600多块肌肉,忽略表达情感呈现面部表情的肌肉,能够用于做功的肌肉也有数百块、肌肉是人体力量的来源、也是人类工作时的动力来源。人形机器人开发的难点不在于模仿206块骨骼结构,而是模拟由几百块肌肉组成的复杂的动力系统。目前,机械动力基本依赖电力驱动电机。那么、要实现一个完整的人形机器人、至少需要几百个微型电机及独立电源、这还没考虑在曲动时需要辅助电机协调控制的复杂情况。想想看,一个人形机器人有几百个微型电机和独立电源,不知道要做大尺寸呢?但是一旦机器人尺寸超过了人类尺寸范围、就不再适合在人类现有工作环境中使用了,还怎么替代人类工作呢?
因此,开发人形机器人的第一步,可能是专业型人形机器人,这类机器人通常是做重复性动作或在简单工作场景中操作,所以不需要太多“肌肉”完成做功。比如,用于车间里的货物搬运的机器人、其动作具有规范性和局限性,或用于打扫卫生的机器人,其使用的工具和动作都有限,这类机器人的开发难度可能相对较低;
最具挑战性的应该是人形机器人的智力开发,首先,如何采集到不同环境下的人类行为数据、以及在不同条件下人类反射动作数据的数集是难题,其次,数据采集还涉及数据分析建模所使用的芯片、提供反馈数据的传感器灵敏性及其数据采编的准确性等一系列问题。例如,特斯拉的智能无人驾驶就是基于全球特斯拉车辆形式数据开发出来的、如果未来这些数据被用于马斯克正在开发的人形机器人,那这些人形机器人就能在复杂的街道上行走或奔跑。如果赋予它们特殊指令,人形机器人可能成为救援队员、也可能是装备武器的士兵或维护治安的警察。从某种意义上说,无人驾驶汽车就是有轮子的智能机器人、只要把4个轮子变成2条腿走路,马斯克就立刻拥有了“没有恐惧、忠于使命指令”的“千军万马”,这可能会彻底改变世界;
人形机器人的开发虽然困难重重,但势在必行。它不仅是会行走的无人机、也是勇敢的战士和不知疲倦、没有杂念的工人。数据、机械、电气、芯片、灵敏传感器、电池、网络数据速度等方面,都是开发人形机器人需要攻克的一个个难题!
农机高效通关
2025-07-08 来源: 海关总署
近日,天津新港海关关员在天津海嘉滚装码头对一批自走式甜菜收获机实施现场查验,采用“即检即放”模式进行快速验放,确保这批农机能第一时间到达田间地头。
据了解,天津新港口岸是农机进口重要枢纽,进口农机种类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摘棉机、青贮机等众多类型。今年以来,天津新港海关已监管进口农用机械货值超1.5亿元。
为保障农机快速通关,天津新港海关主动靠前服务,精准摸排企业需求,深入农机进口企业开展产品检验标准等相关政策宣讲,为企业做好进口前置手续的相关指引,保障进口农机优先查验、随到随验。在通关现场设置联络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指导企业用好“提前申报”“两步申报”“即检即放”等便利化措施。优化现场查验流程,根据运输形式、设备规格分类,指定专人受理预约查验,定制个性化查验方案,充分做好查验前准备工作,助力企业快速通关且应享尽享海关优惠政策。依托“关港企”信息共享协调机制,实时掌握货物全流程进度,提前获取船舶动态,合理调配查验人力,实现“即约即查、即验即放”,确保农机尽快投入农业生产一线。